为进一步加强宫颈疾病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生殖道疾病规范化治疗水平,从而改善对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宫颈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辽宁省HPV感染疾病与宫颈癌规范化诊疗高峰论坛”于2022年06月14日在线上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清院长和大连市中心医院金仙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沈阳市妇婴医院牛菊敏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魏力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欧阳玲教授进行大会主持,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讲解了《宫颈癌微创手术的未来》,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解读了《瑞琳他抗——HPV感染治疗新方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马晓欣教授解读了《瑞琳他抗——HPV感染治疗的必要性》,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宁教授讲解了《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江宁教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袁小嵋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学慧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岿然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艳梅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崔晓莉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三院徐杨教授、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古丽红教授、本溪市中心医院张景宏教授等多名权威专家参与授课讨论。
为进一步推动HPV与宫颈疾病预防和诊治的规范化,促进区内外学科交流,加强妇产科医师队伍建设,特举办了辽宁省HPV感染疾病与宫颈癌规范化诊疗高峰论坛。本次大会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做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会议以大会主席致辞、专题学术报告、专家点评、病例分享、学术讨论和会议总结等形式展开,在HPV感染疾病和宫颈癌防治领域展开积极讨论。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关注的重要疾病。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发病呈现年轻化特点,因此受到医学研究领域的关注。研究表明,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的感染。
高危型人瘤病毒( HR-HPV)持续感染是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发生并发展为宫颈癌的主要和必需因素,而HPV16和HPV18亚型感染是世界上最为广泛流行的两种高危亚型,分别导致了约70%的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约90%的宫颈腺癌。
大会上,向阳教授详细讲解了HPV感染治疗的新方案和目前国内外关于HPV的前沿研究,对临床上HPV感染治疗进行了总结,其中对HPV患者感染因素、感染症状以及诊疗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讲解了依据HPV病毒特点的预防与治疗性产品——瑞琳他抗,作为在临床上系统治疗HPV感染的优选方案。
向阳教授分析了HPV病毒在宫颈疾病中的致癌机制以及HPV抗原的制备,并讲解了瑞琳他抗的研发机制及和核心成分,是以卵黄球蛋白(IgY抗体)为核心的生物耗材。对已感染HPV的患者及HPV高危亚型反复感染的患者,及物理与手术治疗尚无法转阴的患者、尖锐湿疣术后患者以及患者的都有治疗作用。对HPV感染和宫颈疾病在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方法,向阳教授都给予了一一解答。
HPV是一种常见的小DNA双链病毒,HPV基因组中包含开放阅读框(ORF)的DNA编码链可分为3个区域,即早期蛋白编码区(ER)、晚期蛋白编码区(LR),非编码区: 长控制区(LCR)。早期区域编码8个开放阅读框,其产物E2、E6和E7均参与HPV DNA的整合调控。E2蛋白是一种调节蛋白,参与病毒DNA复制、游离基因维护和病毒转录,E2基因的断裂缺失和表达缺少解除了对E6、E7基因的抑制作用,导致E6、E7基因过度表达。而E6、E7蛋白分别通过与抑癌基因p53和pRb结合,导致p53蛋白和pRb蛋白失活,最终导致感染HR-HPV细胞持续增殖,是病毒基因发生整合的重要标志。
大会上,张国楠教授详细讲解了瑞琳他抗在降低HPV病毒载量方面的有效作用。瑞琳他抗,可降低病毒载量(以及防止尖锐湿疣术后复发),对于无法自我清除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阻断其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降低病毒载量负荷进而防止宫颈病变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检测手段不统一,检测阈值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HPV病毒载量可以更好地指导患者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及对HPV感染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高危型HPV病毒载量越高,表示HPV-DNA病毒的复制就越活跃,机体清除HPV的难度增加,这也表明高危型HPV病毒载量水平越高,则宫颈病变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相对越大。
HPV导致宫颈病变恶性进展的主要标志及关键步骤。E6和E7蛋白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相互作用,具有致癌能力。典型的病毒基因的整合过程是E2基因断裂,同时伴有E6/E7基因的过度表达。E6和E7都不具有内源性酶活性,但通过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直接和间接相互作用而发挥作用,最终导致DNA复制过程的紊乱,促使HPV基因整合到染色体,造成宿主细胞的不稳定。与此同时,E2基因断裂也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的表达。HR-HPV持续感染发展至宫颈高级别瘤变的风险较高,可能因病毒基因组以整合状态存在时,一方面难以被细胞免疫所清除,另一方面由于E2负调控蛋白的缺失增加了病毒癌基因的表达,这些因素均促进了病毒持续感染的发生。
大会上,马晓欣教授强调了HPV感染及早干预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讲解了瑞琳他抗在治疗HPV方面的有效作用。虽然宫颈癌的发生和变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相对缓慢的过程,但由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如果能较早发现及诊断癌前病变,并采取瑞琳他抗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这样对提高HPV转阴率,CIN治愈率,并且进一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重大意义。
HPV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病因。鳞状细胞癌是宫颈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他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还包括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研究表明年轻成年女性中HPV感染的患病率高达40%~80%,而宫颈癌是未解决的HPV感染的罕见终末期。在流行病学方面,至少有12种HPV被归类为致癌的高危(HR)类型(HPV16/18/31/35/39/45/51/52/56/58/66/68),上述HPV16和HPV18是最常出现的HR-HPV类型,并引起约70%的宫颈癌。
王宁教授分享了瑞琳他抗在临床上的应用总结,以及使用瑞琳他抗治疗过程中的大量真实案例,通过对患者定期随访,分析临床特征、病例类型等,显示了瑞琳他抗在治疗HPV感染和宫颈疾病中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瑞琳他抗,对于无法自我清除的HPV感染患者,阻断其HPV持续性感染,降低病毒载量负荷进而防止宫颈病变有着重要意义。王宁教授强调了越早干预,越容易清除HPV病毒,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级别的增加,清除HPV病毒就比较困难,所以在早期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的干预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临床专家对HPV感染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出了微生态的调节对HPV感染治疗的意义,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治疗HPV的同时,疾病的治疗也尤为关键,既要清除病毒,也要调节微生态,全方位治疗HPV感染。
HPV感染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多孕多产、宫颈慢性炎症、支原体感染等可能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其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宿主自身免疫反应及遗传因素有关。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CIN1发展成浸润癌约需10-15年,即从高危型HPV感染开始至发展为宫颈癌的时间间隔约为15年,原位癌发展为浸润癌约需3-4年,因此,早期发现HPV感染并及早诊治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最后,与会专家再次肯定了瑞琳他抗在HPV以及宫颈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赞扬了瑞琳他抗携手基金会援助项目、商业保险等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负担的巨大努力。随着病因学的进一步突破、子宫颈癌病变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HPV检测和诊疗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早期预防率,从而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子宫颈癌将会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肿瘤。雷竞技APP官方
本文由:雷竞技raybet医疗器械医院诊断设备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