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不断完善分级诊疗机制,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优化公立医院管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系统协同,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增强健康获得感、安全感。
持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双中心”)建设,推动市级医学中心和市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和建设。持续推进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落实见效。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救治管理水平。持续推进“1+6”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做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和中毒等六大中心。提升血液供应保障能力。
协同推进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项目(二期)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项目(静海院区)2个国家级医学中心项目建设。重点推动11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实现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等3个项目竣工并交付使用,雷竞技官网医大总医院新建门急诊综合楼等2个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市第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新址、市口腔医院、医大二院扩建三期等6个在建项目进度。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加快推动市急救中心、市疾控中心、市妇儿中心、第二人民医院等9个储备和谋划项目。全力支持各区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力争滨海新区肿瘤医院二期等5个项目竣工,西青医院二期等2个项目开工,加快宁河区医院等7个在建项目进度。
拓展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面,实现覆盖率提高3%以上。探索开展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功能社区及住院患者签约服务,加快推动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推进家庭医生团队规范建设,打造“3+1+N”精品团队。强化家庭医生密切联系签约居民机制,定期向签约居民发送健康提示。推动各区因地制宜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鼓励药师加入团队指导合理用药,优化慢性病长期处方、转诊等服务。
深化数字健共体“云服务”“云药房”等平台服务内涵建设,优化云平台服务功能,增加居家医疗服务供给量。强化“互联网+”药品保障,扩大基层慢病用药保障品规,满足居民慢病多样化用药需求。探索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慢病多病共管模式。
发挥慢性病专病防办作用,实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专项防治行动,落实慢性病筛查项目,促进医防有效融合。积极发展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成果。做好慢性病危险因素和发病监测,全面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新报记者李文博
本文由:雷竞技raybet医疗器械医院诊断设备公司提供